平坦寬闊的柏油路將村與村串聯起來,綠樹掩映下的村莊更顯整潔亮麗,一幢幢特色民居星羅棋布,古樸又不乏現代感……就在盛夏,蟬鳴陣陣,記者走進廣東省教學場地清遠市清城區東城街道新橋村,怡人的鄉間美景映入眼簾,讓人不禁駐足流連、細細感受。

新橋村的此情此景,映射出清遠鄉村近些年的“蝶變”。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清遠聚焦垃圾轉運、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民生建設,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四季”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答好“百千九宮格萬工程”優先題,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和美鄉村12246個,建成16條鎮村同建同治同美的鄉村振興示范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5.43%,自然村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全市共打造綠美生態“四小園”5.2萬個,清遠的大小村落正以“全新姿態”闊步前行。

“身邊事”變“家務事”

“現在街道有人清掃,垃圾有人清運,村民主動將小院拾掇得干干凈凈,各家院里的花草植物爭奇斗艷……”說起村里變化,陽山縣大崀鎮松林村村民李建勇有說不完的話。“原來村里的雜物、生產工具等亂堆亂放,哪會想到還能治理得這么干凈。”李建勇說。

一直以來,農村人居環境凈化整治過程中最難改變的就是村民觀念。陽山縣剛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時,很多村民并不當回事。為解決“無人響應”的問題,縣里不僅讓廣大黨員干部化身環境衛生勸導員、宣傳員,還將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定為“村莊清潔日”,黨員帶頭、鎮村干部組織村民集中開展大掃除、大清潔,保持村莊干凈整潔有序的氛圍逐漸形成。

為了發動群眾,與松林村相距70公里的連南縣渦水鎮渦水村,則在“積分制”中下足了功夫。

“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拆除亂搭亂建柴棚”“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在渦水村的積分板上,詳細地標注了每項整治活動的積分。

“自實行‘積分制’以來,渦水村有100多戶農戶進行了積分申報,大家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熱情大大提高。”渦水村黨支部書記房六貴談到積分制帶來的變化時,感觸頗深:“現在村里老人都能正確投放垃圾,各家各戶也積極打掃院子了。”

目前,渦水村已有100余戶農戶主動清理了房前屋后多年積累的垃圾,50戶主動拆除了亂搭亂建柴棚。“積分越高排名越靠前的村民,獲得的獎勵也越多。”房六貴說,村里目前累計申報積分4362分,共發放積分激勵資金2181元。

如今,清遠市已逐步形成人居環境整治是“家務事”而不是“身外事”的氛圍。為了讓村莊環境衛生由“一時凈”變“時時凈”,全市還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四季”行動。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20萬人次,清理積存垃圾3.16萬噸,清理農村水塘、房前屋后小微水體清淤2.17萬處,拆除危舊房屋等3000多間超15萬平方米;同時種植苗木136萬余棵,完成年度計劃的159%。

凈化污水成“風景”

“以前村里污水橫流、亂排亂放的情況嚴重,氣味難聞!”一提起流經村里的小河,清城區龍塘鎮石嶺村村民王翠文又想起了過往:“以前村里人都是繞著河邊走,污水臭味還是在十幾米外就能聞到。”她話鋒一轉,“現在村里的污水有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瑜伽教室處理,河水變清了,村里人反而多了個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原來,一座采取人工濕地工藝的污水處理設施就能給村里帶來這些變化。在王翠文的指引下,記者一路走到污水處理設施的設備間內,幾乎聞不到任何異味,尤其是設備間周圍的濕地上,各式綠植舒展著嫩嫩枝丫,絲毫感受不到“污水”的痕跡。

“村里的生活污水,就在這片濕地下面經過最后處理,排放出去了。”石嶺村村委會副書記郭海芬一邊指著排水口排出的“清水”,一邊告訴記者,“這個污水池建設資金約15萬元,污水處理容積為30立方米,基本可以滿足村里的生活污水處理量。污水經管道收集聚集到這里,然后經過‘厭氧池+垂直流人工濕地+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系統處理后達標排放。這種復合濕地系統,在實現污水凈化的同時,也讓人工濕地成為風景。”郭海芬說。

石嶺村的變化,是清遠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縮影。清遠市結合區域內村莊分布、地形特點、人口聚集程度,綜合污水處理廠、市政管網分布及規劃,分批次、分階段實施截污納管、建設農污設施、生態塘資源化利用等治理方式,實現全市農村污水因地制宜、有效治理。

當前,清遠市正按照“一村一策”分類開展污水治理的整改修復或提升改造。扎實推進72個民生實事重點村污水處理,已開工22個,完工12個。同時制定《清遠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調整關鍵技術要點》,對符合資源化利用的4400余個自然村,啟動治理設施資源化利九宮格用模式調整工作。目前,全市14349個自然村有12258個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完成率達到85.43%。

特色鄉村“各美其美”

沿著整潔的村路,一座四層的木質老房展現在眼前。這是清新區太和鎮坑尾村下吊絲自然家教場地村的網紅民宿“山澗小筑”——作為一幢閑置了幾年的老房子,村里在保留其原始結構的同時,又重新設計翻修,如今已委托給第三方運營公司進行經營。

盤活了這座木房子,周圍的農戶都跟著有收入進賬。“我們來民宿務工,一年有3萬多元收入,有的農戶還把自家產的農副產品賣給民宿,收入也不錯。”村民謝海強說。

下吊絲村小組盤活的老房可不止這一處,最近兩年,村子里以創建“特色村”為契機,引進社會資本成立清遠山澗小筑民宿公司,對下吊絲村小組進行整體建設與運營;并通過租賃或合作建設的方式盤活5戶村民閑置宅基地建成民宿,發展鄉村旅游。

與依靠盤活特色民居發展起來的下吊絲村不同,英德市西牛鎮小灣村塘面自然村則是靠走“生態路”富起了村民口袋。

走進塘面村,蘊含麻竹文化底蘊的竹亭和展館讓人大飽眼福,一排排橙黃相間的現代農房整齊劃一,硬化的村道兩旁盡是蔥郁的綠植,暖陽照耀下生機盎然……“兩三年前院里雜物亂丟,到處是亂堆的麻竹廢料。”村民陳小孟回憶,“后來村里鼓勵大家把房前屋后打掃干凈、垃圾分類投放,尤其是把麻竹廢料用作肥料,村里的環境才慢慢好起來。”

在創建“生態村”的過程中,塘面村堅持新村民居建設做到“四個統一”(統一面積、統一高度、統一外立面、統一朝向),如今已完成新農房建設110棟,實現全村雨污分流全覆蓋、主要道路全部硬底化。

隨著村莊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村集體和村民的增收致富之路也在不斷拓寬。

由于有種植麻竹的傳統,塘面村就以麻竹元素為抓手,租賃村莊文化室給經營主體建設“麻竹筍產業文化展示中心”,展示麻竹種植文化并進行產品展銷。通過產業和就業帶動,塘面村集體收入從2017年不到2萬元增長到如今的4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5萬元。

下吊絲村與塘面村的變化時租會議得益于清遠市以自然村為創建單元,分“整潔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態村、美麗田園”五個梯度創建和美鄉村。同時,清遠市結合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選取59個自然村開展“特色村”“生態村”創建,以點帶面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和鄉村的多樣價值。

據統計,59個“特色村”“生態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1.3億元,布局休閑養生、采摘觀光、農耕體驗等多元業態,壯大特色產業經濟,預計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1277萬元,帶動就業1906人。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