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眼下,湖北夏收夏種已基本結束。來自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的最新數據顯示,面對作業期間局地洪澇災害的挑戰,今年湖北夏糧夏油收獲面積和產量有望雙雙提升,油菜機收率預計達77%,小麥機收率高達98%,預計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油菜機收損失率同比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科技創新與高效農機應用,成為湖北打贏“三夏”攻堅戰的關鍵支撐。
為保障“三夏”順利進行,湖北省調整優化農機補貼分類歸檔,推進補貼機具有進有出、優機優補。將再生稻聯合收獲機、油菜割曬機、鋪膜機等先進機具納入補貼范圍,對高性能播種機、智能高速插秧機、大型智能高端聯合九宮格收獲機械等實施優機優補。截至目前,全省實施補貼資金4.57億元,比去年同期多約1億元,補貼農機具9.5萬臺,受益農戶8.7舞蹈教室萬戶,帶動農機銷售總額超過19.5億元,同比增長約16.8%。同時,湖北全面啟動2025年農機報廢更新工作,爭取國債資金2億元,補貼范圍由15類擴大到27類,加快老舊農機淘汰更新。截至目前,已報廢共享會議室機具3.6萬臺,使用資金6000余萬元,惠及2.8萬余農戶。
今年“三夏”,湖北投入70萬余臺農機奮力搶收搶種。通過湖北農機北斗信息化指揮平臺等信息化手段精準調度作業,著力解決“機找田、田找機”的矛盾,確保小麥應收盡收。在夏種環節,全省投入機具57.3萬臺(套),包括拖拉機1時租場地9.9萬臺、耕整機25.2萬臺(套)、插秧機7萬臺、播種機5.2萬臺,其中高性能精量播種機1.1萬臺,有力保障了夏種需求。
“減損也是增產”的理念在湖北得到深入實踐。據調查摸底,通過開展機收減損系列活動,全舞蹈教室省機手操作進一步優化,減損意識顯著提高。小麥機收損失率普遍控制在1%以內,荊門、荊州等部分地區低至0.9%以下。油菜機收損失率平均控制在13%以內,咸寧、荊門、宜昌等大力推廣分段收獲的地區降至8%以下,有效減少了機收損失,助力顆粒歸倉。